地下室連在一起的內外墻必須一起澆筑,外墻自防水砼,全部采用二次振搗工藝。具體施工工藝及操作辦法詳見地下室施工方案內相關章節內容。
地下室墻面水平施工縫的防水施工處理
墻面水平施工縫加止水條的形式防止滲水。
新舊砼的接縫處理。砼澆筑前24小時,施工縫用高壓清水沖洗,并多次濕潤砼接槎面,使新舊砼有良好的接槎。
地下室管道穿墻部位防水施工方法:穿墻管應在澆筑砼前預埋套管、穿墻管與內墻角,凹凸部位距離應大于250㎜,管于管的間距應大于300㎜當穿墻管線較多時,可采用穿墻盒的封口鋼板與墻上預埋角鋼焊嚴,并從鋼板上的預留澆筑孔注入改性瀝青柔性密封材料或細石砼。
1、基層處理:把基層表面凸起部分鏟平,凹陷處用聚合物砂漿填平,不得有空鼓、開裂及起砂,脫皮等缺陷。
2、聚氨酯底膠的配制:按產品說明書配制。
3、聚氨酯底膠的涂刷:在涂第一遍涂膜之前,應先立面、陰陽角、排水管、立管周圍。地下室應先上面后下面的原則,然后大面積平面涂刷
4、涂膜防水材料的配制。
5、第一遍涂膜施工:在底膠基本干燥固化后,用塑料或橡皮刮板均勻涂刷一層涂料,涂刮時用力要均勻一致。
6、第二遍涂膜施工:在第一層膜固化24小時后對所抹涂膜的空鼓、氣孔、砂粒卷進涂層的灰塵,涂層傷痕和固化不良等進行修補后涂刮第二遍,涂刮方向與第一遍垂直。
7、套鋪在管根部等細部,同時涂刷涂膜防水涂料,常溫4小時左右表面干后,再刷第二道涂膜防水涂料。經24小時干燥后,即可進行大面積涂膜防水層施工。
防水方案一:
外防外貼法施工
外防外貼防水法,即在底板墊層上鋪設卷材防水層,并在圍護結構墻體施工完成后,再將立面卷材(防水層)直接鋪貼在圍護結構的外墻面,然后采取保護措施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這款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其優點是隨時間的推移,圍護結構墻體的混凝土將會逐漸干燥,能有效防止室內潮濕,但當基坑采取大開挖和板樁支護時,則需采取措施,以解決水平支撐部位影響地下室堵漏的問題。
防水方案二:
外防內貼法施工
外防內貼法是在底板墊層上先將永久性保護墻全部砌完,再將卷材(防水層)鋪貼在永久性保護墻和底板墊層上,待地下室防水層全部做完,最后澆筑圍護結構混凝土。這款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是在施工環境條件受到限制,難以實施外防外貼法而不得不采用的一種地下室堵漏施工方法。
防水方案三:
離壁式襯砌防水施工
該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除在圍護結構的混凝土墻體及其內表面采取防水措施外,為達到地下室堵漏施工要求,再在主墻內側增設1道離壁式內墻。該地下室防水設計方案雖屬多道設防并有利于排水,但存在造價高,圍護結構墻體不易得到充分干燥,以及較難確保柱、墻混凝土接縫部位的水密性等問題。